在广州市妇联、花都区妇联指导下,新雅街妇联联合“双百工程”社工站持续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通过精准对接困境儿童家庭需求,构建起妇联组织牵头、专业社工参与、爱心企业支持、专才志愿者助力的多元力量联动服务网络,为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帮扶,切实提升服务成效。
点亮微心愿 传递温暖力量
8月21日,花都区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徐小晶联合花都区妇联,走进新雅街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新雅街妇联、各村(社区)妇联及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共同参与此次结对慰问。
当日,慰问队伍先后走访新雅街石塘村、新村、邝家庄村的3户困境儿童家庭,与孩子及家人亲切交谈,细致了解生活状况与实际需求,送上自行车、破壁机、粮油等“微心愿”礼物,以爱与行动温暖童心,切实改善困境家庭生活质量。
针对低保家庭听障少年小S“渴望拥有自行车”的需求,徐小晶特别赞助一辆自行车,帮助他实现“自由出行”的愿望。如今,小S骑着新自行车穿梭村巷的欢笑声,成为此次结对行动最生动的反馈。该行动不仅满足孩子物质需求,更通过温情陪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关怀与希望。
持续陪伴 赋能家庭成长
自6月启动结对以来,黄广教育集团“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持续深化暑期关爱服务。志愿者为2户困境儿童家庭送去玩具、牛奶等生活物资,还通过游戏互动、学习辅导、康复支持等形式,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同时,志愿者与家长深入交流育儿经验,鼓励家庭建立生活信心。例如,“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小J共同开展亲子手工实验活动,既激发孩子创造力,也增进亲子情感联结。家长表示:“志愿者的陪伴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专业支持 破解家庭困境
作为“爱心妈妈”志愿者中的专业力量,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杜友珍,为新雅街广塘村困境儿童小Y家庭提供专业心理辅导。经过两次深度介入,杜友珍精准分析该家庭沟通模式,指导家长运用有效沟通技巧,逐步缓解亲子矛盾。
小Y母亲反馈:“通过杜老师的辅导,我了解了亲子沟通问题所在,用老师教的方式进行沟通,缓和了亲子关系,家庭氛围有所改善。”此类专业服务的引入,有效提升困境家庭心理支持能力,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
多方联动 构建长效关爱机制
“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通过整合妇联组织统筹协调、社会组织资源动员、专业志愿者技术支持等力量,形成“物质帮扶+情感关怀+专业服务”的立体化帮扶模式。
未来,该项目将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拓展社交融合、兴趣培养、心理健康等个性化服务内容,持续助力困境儿童全面成长。
撰文:李嘉益
通讯员 刘欣英
安全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