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初秋时节,位于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内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一台长50米、直径3.35米的巨型火箭旁进行总装测试。“作为公司在池州组装生产的第一发液体火箭,‘智神星一号’火箭预计今年11月进入酒泉发射场,然后进行排期,预估2025年年底完成首飞。”该公司动力制造部部长邢柏强透露。
在大众眼里,“造火箭”是一项高尖端的技术,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但对于星河动力公司的人来说,这其实已经没有神秘可言。星河动力主要为国内外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发射服务,其曾创造国内首家实现连续发射成功、首家将商业组网卫星送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首家掌握一箭多星发射能力等多个行业第一。
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是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安徽星河动力是星河动力航天在集中区重点投资建设的专门从事“智神星一号”液体燃料运载火箭研发和产业化的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总占地356亩。据介绍,安徽星河动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6亿元,年税收1.2亿元。
“公司在池州主要建设有两个基地,一个是‘智神星’系列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及发动机产业化生产基地,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江南集中区内,占地256亩。”邢柏强介绍说,另一个基地是位于贵池区牛头山镇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占地100亩,其充分利用废旧矿山用地,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及对外提供发动机试验服务。
据介绍,星河动力此前主要生产的是固体燃料火箭,并且已经实现了量产和多次高密度发射,“但在池州基地重点推进的则是‘智神星’液体火箭和发动机项目,其具有运载能力强,可重复回收等优点,在技术上也更先进。”邢柏强介绍,“苍穹”发动机是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首款液体燃料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液氧和煤油,“在这发火箭上会搭载8台这样的发动机。”
商业航天近年来先后被列为“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在池州,以星河动力为龙头的商业航天产业正在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加速集聚。2024年,池州市就抢滩布局,编制了池州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了产业链全景图,顶格推进商业航天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计划按照“一体两翼三基地”的思路,打造以箭带星、以星引荷、以荷布材的产业生态和科普、研学、深度太空体验基地,构建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江南航天城”。
池州的商业航天业为何发展得如此有声势?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招商五局副局长江曼介绍,除了政府重视做好规划引领外,也离不开产业基金的扶持。该市联合多家知名机构成立了总规模12亿元商业航天基金,且正在组建总规模20亿元的星空探测产业引导基金,并积极参与组建安徽省深空产业投资基金,“集中区还以龙头企业要素需要转化为招商场景,加速吸引落户一批关联配套企业,整体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目前,池州市已有商业航天关联企业17家,涵盖火箭研制、卫星载荷研制、高端复合材料、地面终端设备等领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招商五局副局长江曼介绍,按照规划,当地力争到2027年,基本建成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到2030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区。
据介绍,按照池州市商业航天规划,该市正依托现有企业、产业基础和空间布局,以政府主搭台、企业为主体,谋划建设占地1500亩,总投资100亿元的江南航天城。项目按照“一核四区多点”布局产业项目、推动产业集聚。“一核”指以江南航天城为核心,“四区”为运载火箭制造片区、卫星制造片区、卫星应用示范片区、商业航天文旅融合片区;“多点”为火箭共享制造工厂、航天新材料研制区、航天主题研学基地、卫星综合性AIT中心等。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摄影报道
编辑 陶娜
安全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