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队伍中,喜欢打仗的“好战分子”不少,其中最有名的两个人物分别是钟伟少将和韩先楚上将。相比之下,钟伟的名气更大一些。
钟伟是湖南省平江县人,虽然只读过几年书,但他最初是红军宣传员出身,后来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先后担任过俱乐部主任、青年科长、宣传科长、政治部主任,甚至在抗大期间还担任过大队政治处主任,整整干了七年。凭借这样的经历,很难让人联想到他竟然是一位冲锋陷阵、毫不畏惧的猛将。
钟伟转向军事指挥,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加入新四军的时候开始的。他先是在淮海军区第四支队担任司令员,随后调任第三师团长,之后一路升迁,先后担任副旅长、师长、司令员和军长,全都是主抓打仗的岗位。
为什么他一旦投入军事指挥,便逐渐远离了政工工作?首先,是因为他热爱打仗。有人说,每当谈起战斗,钟伟的眼睛就会放出光芒,后脑勺都乐开了花,特别喜欢争夺硬仗,没打到硬仗就忍不住抱怨。他指挥战斗时,总觉得别人打得不好,经常讽刺别人:“我说他不行吧?现在轮到我们了,我保证两小时内拿下,要是拿不下来,提头来见!”可见,钟伟是名副其实的“好战分子”。
其次,他打仗确实很有一套。钟伟性格刚毅倔强,爱打仗,胆识过人,意志坚决。换句话说,他是个非常“善战”的将领。
展开剩余80%正因如此,上级领导对钟伟是相当欣赏的。
钟伟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是1947年在东北三下江南的战斗。
1947年3月,解放军北满部队兵分三路,对敌人展开进攻。钟伟所在的第二纵队第五师负责配合第一纵队围歼大房身附近敌军王牌——新一军的一个团。第二天中午,钟伟率部正在赶路,侦察员传来报告:“敌71军88师正驻扎在靠山屯,准备向德惠方向撤退。”侦察员还顺口补充道:“敌人军用物资不少。”
钟伟听后一亮:“追!去打!把他们的东西抢过来!”
然而,政委和参谋长都不同意,说:“总部明确指示我们要去大房身配合第一纵队,你这么行动不就是违令吗?况且我们只有一个师,敌人虽然也是一个师,而且全是美式装备,如果贸然行动吃亏了,岂不是误了大局?”
钟伟却坚决说:“这是送上门来的好机会,攻其不备,能一举歼灭。再说,我们附近还有18师和独立第一师,可以随时支援。让敌人跑了多可惜啊!”
尽管如此,其他人仍反对,但钟伟坚定地宣布:“别说了,打!就这么定了,我是师长,胜败我负责。”
第五师急行军赶到靠山屯傍晚时,发现前方两个村庄里乱成一片,满是敌军。经侦察确认,敌军为第88师262团两个营。
钟伟一声令下,战士们奋勇冲锋,成功攻占一个村庄,俘虏敌军三百余人。随后继续进攻,遇到第二个村庄时却屡攻不下。就在这时,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来电报,命令五师速赴大房身歼敌。钟伟回复说:“先吃掉眼前这股敌人,再去。”
没想到,村中敌军拼死突围,与264团一个营会合,展开顽强抵抗,攻打难度陡增。总部再次催促五师按原计划行动,明显不支持钟伟继续攻打。
钟伟依然坚持:“打!一定要吃掉他们!”他又向总部汇报:“敌人快歼灭了,俘虏一大堆,拔不开脚。”
战局却陷入胶着。五师持续猛攻,不仅没能全歼敌人,反而引来了农安和德惠方向敌军两个主力师的增援。总部发来紧急电报:“不要被敌人拖住,切莫贪小失大。”
政委催促撤退:“走吧,这次不走也得走了。”
钟伟怒不可遏,一拍桌子怒吼:“谁再说走,我就毙了谁!”
但增援敌军已近,若不撤退,就可能被包围,偷鸡不成蚀把米。钟伟虽好战善战,但也清楚单凭五师难以抵挡强敌,他开始一边组织防御和攻击增援部队,一边向总部报告:“这是大好机会,我已经打进去了,快派更多部队来配合!”
原本总部指挥钟伟,如今局面反转,变成钟伟主导行动。总部很快意识到他的策略高明,立刻调整计划,急调主力部队增援。司令员下令:“我们就在靠山屯决战!”
最终,原本负责配合的第一纵队也调动过来,协同钟伟的五师作战。
经过激烈厮杀,敌71军87师和88师被全部歼灭,无一漏网。钟伟敢于违抗命令、坚决作战的胜利,也载入了解放军英雄战史。1955年钟伟少将授衔时,彭德怀评价道:“要说红三军团中战斗进步最快的,非钟伟莫属。想想看,一个曾经提糨糊桶子的宣传兵,能打出靠山屯这样的硬仗,绝非一般人能做到。”
陈冠任著作、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钟伟与彭德怀元帅之间鲜为人知的深厚友情。该书详细讲述了十大元帅的征战历程和人生传奇,曾成为该出版社的年度畅销书,甚至一度登顶中国军事图书热销榜(如图)。
发布于:天津市安全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